《西游记》解读-白龙马究竟是谁?

师徒四人去取经,还有一匹白龙马,白龙马陪他们走了一路,显然也是有头有脸之人,可是他到底是谁呢?还是老规矩,我先说答案,再解释我怎么得出这个答案

白龙马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是朱瞻基的儿子

他一生中发生了一件明朝历史上堪比灭国还耻辱的大事-土木堡之变。
按照明朝正史所写,土木堡之变是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被蒙古人给抓了俘虏,但是在西游记中,却记载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正史所记录的另一个版本的土木堡之变。
这个故事我将在随后讲出来,在讲这个故事之前,必须先弄清楚白龙马为什么是朱祁镇?
这一集要从西游记第15章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说起
,此时唐僧只有师徒两人,八戒沙僧还没收呢,但是我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在没有收白龙马之前,唐僧也骑着一匹白马,这匹白马也非常关键
而且我现在就可以告诉大家,现在唐僧骑着的这匹白马不是别人,正是朱祁镇的亲弟弟朱祁钰。
要说我怎么分析出来的这一切
实在很难讲明白
所以我还是用老办法
我们将朱祁镇带入白龙马看是不是能特别完美的解释这一段情节。
唐僧师徒两人骑着一匹白马来到蛇盘山鹰愁涧,这里有个小白龙

小白龙为什么不在西海龙宫,而是来到蛇盘山鹰愁涧呢
原著写道:菩萨却与木吒,辞了悟能半兴云雾前来,正走处只见空中有一条玉龙叫唤,菩萨进前问曰你是何龙在此受罪,那龙道我是西海龙王敖润之子
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五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望菩萨答救答救。

这里就有个奇怪的地方,小白龙烧了殿上明珠,为何他爹告他忤逆,忤逆可是大罪,一般来说,总得做点天怒人怨,全社会都谴责的事。才能被称为忤逆。小白龙不过烧了殿上明珠这放在西海龙宫算得了什么,龙宫就是宝贝多,尤其是明珠贝壳里面的东西,放在龙宫那更应该不算事,为什么小白龙烧了殿上明珠龙王就要告儿子忤逆?
这就好像一个田连阡陌的大地主,他儿子打翻了一袋米,地主就告儿子忤逆,这不合理。
显然从烧明珠的角度去理解这件事
完全就是无厘头,老龙王又不是周星驰,他在这演喜剧呢,必然是烧明珠这件事在老龙王看来的确是忤逆必须告小白龙。而且天庭不但认可了状纸
还出动了5个帝王,哪5个我也不知道
只是说明天庭高层一致认可小白龙犯了忤逆之罪,这样问题就来了。
西海的明珠被烧,在天庭和龙王看来就是忤逆
如果我们用正常思维是完全无法理解的
除非天庭全是一群疯子,老龙王也疯了,同时还一起发疯,才能是这样结果。
显然天庭和龙王都没发疯,那么小白龙就烧殿上明珠这件事一定真的就是忤逆。
在西游记本身文字中这段情节是无解的,所以我们必须把答案直接带进去。
小白龙就是朱祁镇,朱祁镇做了什么事在他的历代祖宗看来是忤逆呢
还真有一件事
历史上明英宗死后有遗诏,他废除了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
也就是说明英宗开始他自己与后代死后不允许活人殉葬
这个活人主要就是宫妃。这个五帝也不是天上的五个帝王
他们其实是大明朝在朱祁镇之前的五个帝王
从朱元璋开始依次向下数,朱祁镇排在第六个,所以五帝吊打他,那是他历代祖宗。包括他爹他爷爷在揍他
自古以来,在文学作品中明珠就和女人联系在一起,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类似诗词很多
不再举例浪费时间
小白龙烧的是殿上明珠
意思是宫殿里的女人
在这里说他烧了殿上明珠
不是他杀了这些女人
而是他放了这些女人
因为这个殿是灵寝
本来这些女人都应该在陵寝里等死
结果小白龙烧了明珠
也就是放了她们一条生路
恰恰这件事就是违背了祖宗成法
因为自朱元璋以来
皇帝下葬都要宫妃殉葬
这岂不是惹得朱祁镇历代祖宗暴怒
因此要告他忤逆吗?朱祁镇废了宫妃殉葬也就是违背了天庭默认的规矩,自然要把小白龙吊起来打了,只从这一个忤逆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小白龙就是朱祁镇。
接下来我将继续讲述小白龙的故事
以及由此引出来的一个惊天大秘密。

 

蛇盘山鹰愁涧
确定了白龙马的身份是明英宗朱祁镇。这一集我将深入讲解蛇盘山鹰愁涧背后的故事。
要想明白这个故事,必须先了解一下明英宗朱祁镇的大概经历。
朱祁镇一生历史分为三个阶段。朱祁镇很小时候就成为大明朝第六位皇帝,此时,他只有8岁,他这个皇帝一直做了14年,这是他人生第一阶段。
到了土木堡之变时候,他22岁,如此年轻就做了蒙古人俘虏,一年后,他被释放回来,此时大明朝已经换了皇帝,就是他的弟弟朱祁钰。朱祁镇回来后就被关在南宫,受尽凄苦,此时,只有他的皇后陪着他,一直到1457年,他30岁。这是他人生第二阶段。
30岁之后,朱祁镇夺回皇位,开始了人生第三段旅程,直到生命的最后。终年37岁。
小白龙被困蛇盘山,讲的就是朱祁镇第二段人生。
小白龙为什么被困蛇盘山?他因为烧了殿上明珠,被祖宗告忤逆,已经在天庭接受了一顿暴打,按书上说,是观音解救了他。那么被解救之后,小白龙为什么不回西海老家,而是被困蛇盘山呢?
这就要看看观音是怎么解救他的。
原文写到:我本是西海飞龙,因为犯了天条,观音菩萨救了我,将我锯了角,退了鳞,变作马,驮师父往西天取经,将功折罪。
观音菩萨的解救,是将一条龙锯了角,退了鳞,变作马。一条龙没有了龙角,没有了龙鳞,他还是龙吗?小白龙的祖宗只是揍他,却没有改变他本质,而观音却将小白龙的龙角龙鳞尽数砍掉,这是什么?这是本质伤害。这不是解救,这是折磨!
观音菩萨折磨完小白龙,还让他在蛇盘山受苦。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这一年,正是蛇年。朱祁镇这条真龙被各方势力所折磨。他先是做了蒙古人俘虏,回到大明,又被困在南宫受罪。他从一条飞翔在天的龙,变成了受困于地的蛇。这就是蛇盘山本意。
在南宫的日日夜夜,没有任何人搭理他,甚至他的一日三餐都要靠他的皇后亲自做女工,然后求守卫拿出去换点粮食,以维持活下去的最低要求。
蛇盘山,就是朱祁镇受苦之地。
鹰愁涧三个字,也别有深意。朱祁镇乃是明英宗,鹰愁暗合了英宗愁苦。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
鹰愁涧,为什么一定是“涧”这个字,为什么不用“池”“塘”“渊”“泉”等字?
这是因为,“涧”有见面的意思。小白龙和唐僧的见面,是一次大明朝两条根本相反的路线之争。小白龙是朱祁镇,唐僧是朱棣。朱祁镇要走的路和朱棣要走的路完全不同。所以这是一次艰难的“见面”。
正是因为朱祁镇要走一条自己的路,所以他才被各方势力陷害,最终有了土木堡之变,接着又让他蹲了7年监狱,但是朱祁镇从未屈服。
从他遗诏废除宫妃殉葬制度就可以看出来,直到他生命最后一刻,他依然在和另一条路线顽强的战斗。
小白龙和唐僧刚一见面,第一件事就是吃掉了唐僧现在骑着的白马。这匹白马就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朱祁钰代表了朱祁镇的对立面。
原文写道:只见那涧当中响一声,钻出一条龙来,推波掀浪,撺出崖山,就抢长老。慌得个行者丢了行李,把师父抱下马来,回头便走。那条龙就赶不上,把他的白马连鞍辔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潜踪。
阅读西游记,一定要注意细节。我们想一下,孙悟空遇到妖怪,一直是上来就打,为什么唯独这一次,他见到妖怪,没有打妖怪而是抱着唐僧跑了呢?
这是因为孙悟空是郑和,是太监集团,也是大明朝的武装力量,他只能打外敌。而小白龙是大明朝皇帝,孙悟空没有权力打他,所以才有了这个情节。
而接下来小白龙吃了白马,也就是点明了大明朝内部斗争,这时候孙悟空是站队唐僧的,所以后面孙悟空才和小白龙开打。
孙悟空对唐僧汇报,小白龙将白马吃了,而唐僧有个回答,看起来非常自然,所以没有读者在意。但是我再次重复一遍,西游记的作者就是将真正的有价值文字,隐藏在不起眼的描述中。
相反的,类似“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样明显的字谜,是作者故意带歪自作聪明的人,让他们自以为看明白了西游记,其实越走越偏,最终离题万里。
原文这样写,三藏道:“徒弟呀,那厮能有多大口,却将那匹大马连鞍辔都吃了?
这里关键的是鞍辔两个字。这两个字有着深刻的含义。我还是直接说答案。鞍辔,在这里代表着皇帝的大印。也就是皇帝发号施令的权力。
那一匹被小白龙吃掉的白马,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是当时的大明朝皇帝。这个鞍辔,就是他的皇帝大印。
小白龙吃掉了白马,就是说朱祁镇发起了夺门之变,从弟弟手里抢回了皇位。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F? B?),是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
但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事。
哥哥夺回皇位,可是弟弟并没有死。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按照历史记载,是弟弟病重,所以一群人趁机把哥哥从南宫弄了出来,重新让哥哥当了皇帝。
然而弟弟没死,他还是皇帝,所以此时哥哥手里,并没有皇帝大印。
为什么我非常确定鞍辔代表大印呢?因为接下来的一章,作者再次仔细描写了鞍辔。他怎么描写的?

里社祠是什么意思?

上一集说道小白龙是朱祁镇,在蛇盘山受尽折磨。当时我给了一个答案,鞍辔代表皇帝大印,而我上一集没有给出解释。在这一集,我会详细解释“鞍辔”为什么是皇帝大印。
同时,我还会更加详细的说明,为什么小白龙就是朱祁镇。
这一切要从“里社祠”三个字说起。估计很多读者都没有注意过,西游记中还有这么一座寺庙,更对“里社祠”没有任何印象。
这个地方,是紧接着蛇盘山之后唐僧就遇到的。两者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小白龙是怎么被变成白龙马的?他并不是被孙悟空收服的,而是孙悟空请观音菩萨来到蛇盘山,是观音菩萨将小白龙变成了白龙马。这一点也有深刻含义。
这代表着朱祁镇根本没有对武装集团屈服,他是被不可抗力打败的,因此只能被迫做了一匹马,驮着唐僧去西天。
唐僧去西天,代表了大明朝的一条路线,朱祁镇反对的就是这条路线,但是他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屈服。
小白龙变成白龙马,驮着唐僧过河。此时是此地水神送他过的河。

唐僧骑马过了河,就来到一处寺庙。
原文如此:三藏在马上遥观,忽见路旁一座庄院。三藏道:“悟空,前面人家,可以借宿,明早再行。”行者抬头看见道:“师父,不是人家庄院。”三藏道:“如何不是?”行者道:“人家庄院,却没飞鱼稳兽之脊,这断是个庙宇庵院。”
师徒们说着话,早已到了门首。三藏下了马,只见那门上有三个大字,乃里社祠,遂入门里。
这个里社祠是干嘛的呢?本地主人给了解答。
原文如此:三藏问老者道:“此庙何为里社?”老者道:“敝处乃西番哈咇国界。这庙后有一庄人家,共发虔心,立此庙宇。里者,乃一乡里地;社者,乃一社上神。每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各办三牲花果,来此祭社,以保四时清吉、五谷丰登、六畜茂盛故也。”
这里就要提到一段大明朝的历史。当时大明国力鼎盛,四方来朝,每年都有很多外国使节来大明进贡。
可是他们没什么好东西给大明,实际他们是来讨赏的。每一个使者,大明有规定,给怎么样的丰厚赏赐。人人都有!
然而有的人就很坏,蒙古当时就借助大明朝的善良,派来了大量使节,最多一次足足有三千多人,而大明朝依然要赏赐这些人。这给大明朝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皇帝都不堪其扰。
作者在这里特意写出“里社祠”,就是暗指礼部所设的机构,专门接待外国使臣的。所以这个老者才说,一到日子,就有人来“祭社”。说是祭社,其实是打秋风,变相抢劫来的。
接下来文字很关键。孙悟空要拴住白龙马,用的却是这个老者家里的绳子。这又是作者极为用心的落笔,我相信,那些解读西游记的人,可能直接跳过了这一段文字。因为这一段文字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
这就是作者的悲哀之处,因为类似这样的看似毫无意义的文字,这样被那些西游记解读者跳过去的文字,才是作者真正要说的话。
原文如此:行者的眼乖,见他房檐下,有一条搭衣的绳子,走将去,一把扯断,将马脚系住。那老者笑道:“这马是那里偷来的?”行者怒道:“你那老头子,说话不知高低!我们是拜佛的圣僧,又会偷马?”老儿笑道:“不是偷的,如何没有鞍辔缰绳,却来扯断我晒衣的索子?”
这里作者再次提到鞍辔,同时还多说了一个缰绳。鞍辔,我理解为马鞍,缰绳,就是控制马方向的。
老者此时点明,这匹白龙马,没有马鞍,骑着困难,没有缰绳,难以控制。这暗示朱祁镇并不甘心于被强迫,朱棣的路线他不想执行。
而孙悟空,是用老者家里的绳子捆这匹马。这是深刻暗示出,当时大明朝内部,是有人勾结外敌的,以达到控制朱祁镇的目的。
然后老者又说了一堆话,原文如此():那老者道:“师父休怪,我老汉作笑耍子,谁知你高徒认真。我小时也有几个村钱,也好骑匹骏马,只因累岁迍邅,遭丧失火,到此没了下梢,故充为庙祝,侍奉香火,幸亏这后庄施主家募化度日。我那里倒还有一副鞍辔,是我平日心爱之物,就是这等贫穷,也不曾舍得卖了。才听老师父之言,菩萨尚且救护,神龙教他化马驮你,我老汉却不能少有周济,明日将那鞍辔取来,愿送老师父,扣背前去,乞为笑纳。”
这段我就不读了,提炼其中最本质意思,就是老者说我有一副鞍辔,送给你唐僧。
唐僧当时就要了。第二天,唐僧上路的时候,老者拿过来鞍辔,这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
原文如此:行者心中暗喜,将鞍辔背在马上,就似量着做的一般。
量着做的一般,这句话作者就是点明这具鞍辔就是白龙马的,量体裁衣。因此,这时候老者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
老者,代表的就是大明朝当时北边的敌人,蒙古人。因为蒙古人抓走了朱祁镇,朱祁镇是大明朝皇帝,所以他的皇权,掌握在蒙古人手里。鞍辔,在这里,作者再次告诉你代表皇帝权力。
同时,作者还用心良苦再次暗示了另一个被隐藏的事实。
原文如此:那老儿复袖中取出一条鞭儿来,却是皮丁儿寸札的香藤柄子,虎筋丝穿结的梢儿,在路旁拱手奉上道:“圣僧,我还有一条挽手儿,一发送了你罢。”
这条鞭子,是抽打马匹的。也就是说,朱祁镇在当俘虏的日子里,没少受折磨。这就和明朝正史记载有了本质不同。
在明朝正史中,将朱祁镇描写为一个胆小软弱,甚至他还带领蒙古人来到大明朝边关,试图让明朝军人打开城门,这么一个卖国角色。
可是西游记里面明确告诉你,朱祁镇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他受尽折磨,却宁死不屈。里社祠这一章,只是略微点出一点,在后面章节,作者用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彻底讲明白了土木堡之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西游记中记载的土木堡之变,和明朝正史,甚至野史,记载的土木堡之变,有着根本的不同,甚至是将明史记载完全彻底颠倒了过来。

Author: shuanggongzi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